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,在国庆红旗高扬、中秋明月皎洁的双节之时,揭阳凭借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,文旅热潮持续升温。作为承载城市记忆的文化地标,揭阳市博物馆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文化活动,将爱国情怀、非遗技艺与潮汕民俗风情深度融合,热情迎接市民游客走进这座“历史文化窗口”,共赴一场触动心灵的节日文化之旅。
这里,不仅有静静陈列的文物回溯过往,更有鲜活的手工体验与温馨的亲子互动相伴,让这个假期因文化的滋养而愈发充实,也为揭阳的旅游热度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走进一楼临时展厅,《旗展华南 砥柱中流——华南人民抗战历史专题展》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。400余幅珍贵图片通过“民族危急 奋起救亡”“日军暴行 铁证如山”等五大篇章铺展,从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到战略反攻的胜利,每一张影像、每一段文字都在无声诉说着不屈的历史。家长带着孩子轻声阅读文字说明,年轻人用手机记录珍贵史料,在无声的展品中,大家共同回望华南人民同仇敌忾的峥嵘岁月。


主题社教活动,精彩不断
若说专题展是历史的回响,一楼大厅每日准时开启社教活动则是文化的鲜活表达。提前通过“揭阳市博物馆”公众号开放的报名通道,几乎每次上线十分钟就被抢空,不少没抢到名额的市民还会特意来现场“候补”,不愿错过这份热闹。

10月1日的《繁华盛世图》亲子绘画活动最是温馨,长长的画布铺开在大厅中央,几十组家庭围坐成圈,家长握着孩子的手,一起用红色涂染国旗、用绿色勾勒青山、用金色点缀城楼,画笔挥动间,不仅是色彩的填充,更是家国情怀的悄然传递。

中秋主题的活动更是把节日氛围拉到顶点。10月5日的粘土萌兔制作现场,孩子们捏出圆滚滚的兔身,再用小工具刻出长耳朵、红眼睛,有的还创意十足地给兔子“戴上”可爱的道具;10月6日的花灯拼装则成了全家协作的项目,家长和孩子一起为“月球灯”贴上灯纸,当点亮花灯,暖黄的光透过各式花纹映在每个人脸上,不少家庭举着花灯在博物馆门口合影,说要把这份“中秋记忆”带回家。


10月2日的电动赛车手作、10月3日的云肩珍珠贴画DIY、10月4日的青花瓷器DIY、10月7日的立体青铜器编钟DIY、10月8日的潮汕厝角头挂饰创作,这些文化体验活动跳出传统框架,玩出了新花样。
孩子们拼装电动赛车时,会好奇地追问“电能怎么驱动马达运转”;装贴云肩珍珠贴画时,会不时感慨非遗的魅力;制作青花瓷器时,对各种青花纹饰产生浓厚的兴趣,深刻感受东方美学;制作编钟模型时,会跟着讲解员模仿古人“击钟奏乐”;制作厝角头挂饰时,会认真观察展厅里潮汕古民居的照片,想还原出“燕尾脊”的弧度。每场活动结束,大家都捧着自己的作品不愿放手,有的还会追着工作人员问“什么时候还有这样的活动吗?”,观众们那份对文博的热爱与好奇,格外动人。





除了丰富的活动,揭博的暖心服务也收获满满好评。每日八场定时公益讲解准时开启,讲解员带着观众穿梭在揭阳通史、民俗、名人、革命史四大展厅,用生动语言让文物“活”了起来;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忙忙碌碌,他们或在展厅入口引导人流、解答参观疑问,或在手工活动现场协助分发材料、指导操作,用耐心与热情填补服务细节;入口处免费发放的手持小国旗,更是成为最亮眼的“节日配饰”,不少观众举着国旗打卡展览,节日氛围浓烈而温馨。



双节的热闹虽已落幕,但揭博的文化陪伴从未停止。未来,我们还将带来更多精彩展览与活动,期待与你再次相遇,共赴文化之约!